实务论坛
  • 收购实践中专利质量评估的思路与方法浅谈

    近年来,专利交易一直是领域内很多人关心的话题。交易本身是一种商业行为,这决定了交易品本身必须有其交易的价值。对于专利收购方来说,拟收购专利的质量无疑是最能体现专利价值的部分。如何评估专利质量也成为专利收购能够达成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一般说来,从目的性角度划分,专利收购分为防御性收购和主张性收购两种。防御性收购的目的是直接或间接降低被诉风险,而主张性收购则是以诉讼为目标的专利收购。这两者都决定了收购专利必须从诉讼的角度出发去分析判断专利质量,否则买来的专利就只能是摆设。从诉讼角度研判专利的质量有两

  • 2016上半年中国77家企业涉337调查 创历史新高

    近年来,随着中美贸易合作关系的不断加深,中国也已连续多年成为337调查涉案次数最多的国家之一。七星天据ITC公布的数据统计,2016年很可能将是继2012年以来针对中国企业的337调查的又一个高峰年,涉案的中国企业数量也可能突破历史 。337调查简介337调查是美国《1930年关税法案》(Tariff Act of 1930)第1337条,其规定:进口、或为了进口美国而销售,或在进口之后销售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产品,为非法行为。美国《1930年关税法案》赋予国际贸易委员会(ITC)调查涉及进口的可能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ITC会对进口产品的有关是否侵犯知识产

  • 2016上半年最值得关注的专利大案:三星“挑战”百年赔偿条款

    夏至已过 小暑来临,2016也已过半。美国专利领域发生了许多重要的案件。七星天将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为您逐一介绍2016上半年最值得关注的几个专利热门案件。它们或成为改变《美国专利法》(Patent Law)条款的经典案例。今天,我们先来讲讲让“安卓系”颇感不安的苹果对三星的设计专利侵权案,这也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120余年来第一次受理设计侵权案件。此案或将关系到在未来的设计侵权案中,侵权人是否需要赔偿全部利润[1]。苹果诉三星:价值3.99亿的设计侵权案上榜原因:高院120余年来受理的第一起设计侵权案 对沿用百年的设计侵权要赔全

  • IP诉讼时的5个“陈词滥调”你还在用吗?律师告诉你“避之则吉”

    知识产权法(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保护的是改革和创新,那么我们在编写相关文书时为什么还要使用其中的陈词滥调(Clichés )呢?美国知识产权律师为您介绍“撰写时一定要避开的5个过度使用的措辞和词组”[1]:Slavishly Copied(盲目抄袭) 在版权所属权方面,美国的版权法规定证明一份作品(work)是抄袭他人的,是证明其侵犯版权(Copyright Infringement)的最基本的要求之一。换言之,如果不能够证明这份作品是抄袭的,那么证明仅仅相似是不能构成版权侵权的。此外,根据美国商标法,证明一个商标直接抄袭了他人的商标,不仅能

  • 中国钢铁企业如何应对美“337调查”?

    “美国钢铁公司对中国钢铁企业提起的有关控制产量、价格、伪造原产地和所谓知识产权侵权等指控,完全没有事实根据,且与美方有关立场自相矛盾。钢铁产品是较为成熟的产品,不存在所谓的知识产权纠纷。”在获悉美钢铁公司对中国输美碳钢与合金钢产品提起“337调查”申请一事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第一时间发声,希望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驳回指控。近日,美国钢铁公司向ITC提出申请,请求对中国河北钢铁集团公司、上海宝钢集团公司等约40家中国钢铁企业输美碳钢与合金钢产品提起“337调查”,并发布永久普遍排除令和永久有限排除令等。

  • 真的来了!USPTO为AIA无效程序制定新规

    据Law360于2016年3月31日公布的消息[1],美国专利商标局(U.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 USPTO)终于在愚人节前一天为《美国发明法案》(America Invents Act, AIA)的无效程序中的复审程序(AIA Reviews)制定了一套新的规定,此规定会在30之后生效。然而,新规定的出台是否能够真正填补之前的漏洞,改善专利持有人以及相关人士所面临的问题还需要通过实践来证明。今天,七星天将为您介绍新规定所做出的改变,以及在未来的实践中有可能面临的问题。改变据悉,此次出台的新规定在很大程度上采纳了USPTO于去年8月19日公布的“复审程序

  • 普及贴: 美国联邦法警局

    美国联邦法警局(United States Marshals Services, 以下简称“USMS”)[1],隶属于美国司法部(Department of Justice)[2],是美国警察体系里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美国联邦法庭的执法部门。USMS主要的使命为维护联邦法庭秩序、保障法庭权威及司法系统的有效运转等等。众所周知,专利法在美国属于联邦法范畴,因此与专利案相关的执法工作往往由法警局的官员依据联邦法官的法官令或判决来保障执行。今天,七星天将带您走进美国联邦法警局。USMS发展历史作为美国最早的联邦执法机关(Oldest Federal Law Enforcement Agency)[3],USMS

  • 7.5亿美金的和解与七星天的诞生

    昨天,七星天推送了有关“世界芯片巨头美满电子公司(Marvell)与卡耐基梅隆大学(CMU)就专利侵权赔偿协商达成和解,并最终同意赔付7.5亿美金”的消息[1]。这场持续了将近7年、几经起落并曾被各方关注的巨额专利纠纷就此尘埃落定。此案与七星天的成立也颇有渊源,今天,我们将带您回顾这场专利诉讼案。原告、被告背景介绍在为您讲述整个案件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原告与被告:原告CMU是一所坐落于宾夕法尼亚州的世界著名研究型学府。学校容纳了逾1万名学员、4千名教师和其他职员,以及遍布全球各地的7万余名校友。该校拥有全美,乃至全

  • 如何从被动防守到主动进攻?

    2015年,中国企业作为“337”调查被告的案件数量为11件,约占美国全年“337”调查立案总量的1/3——这是来自七星天(北京)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七星天)发布的《中国企业涉“337”调查报告(2015)》的最新数据。随着中美贸易合作关系的不断加深,中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337”调查被告次数最多的国家之一。恐慌,或许是多数中国企业遭遇“337”调查时的第一感觉。据统计,在已审结的“337”调查相关案件中,中国企业的败诉率达60%,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对此,业内专家认为,很多中国企业放弃应诉“337”调查,是中国企业败诉率高的重要

  • 【谈IPoint】扭扭车触发中美专利混战

    ——关于电动平衡车领域知识产权纠纷的一些思考  电动平衡车领域的知识产权纠纷最近新闻不断。  前不久亚马逊下架中国产电动平衡车的余音尚还绕梁,圣诞节前,美国电动平衡车老牌企业Segway又分别把一家名为Swagway的平衡车生产商和另一家美国电动平衡车厂家告上法庭。  Segway告Swagway,李逵告李鬼?  2015年12月23日,就在圣诞节前两天,美国电动平衡车先驱赛格威(Segway Inc.)公司联合它旗下的研发公司Deka,以商标和专利双重侵权为由,将印第安纳州的初创企业Swagway LLC告上了特拉华州联邦地区法院的法庭。有意思的是,和

  • 【谈IPoint】小米被诉告诉我们什么:此时进入美国必惨败收场

    看点:小米在美国被NPE起诉。起诉者Blue Spike公司,曾被美国电子前沿基金会颁发“月度最蠢专利奖”。但这家NPE真的蠢吗?从专利到销售全方位暴露在风险中的小米又有几分胜算? 宋辉 七星天(北京)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市场部经理  11月19日,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企业Blue Spike, LLC向德州东部联邦地区法院马歇尔分院提交了一份起诉书,控告中国企业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小米)和深圳通拓科技(Tomtop)有限公司生产和销售的智能移动通讯产品侵犯了其所持有的一项地址空间配置随机加载技术(Address space layout randomization)

  • 关于建立新能源汽车专利战略的几点思考——从福特、丰田、特斯拉等车企公开专利谈起

    2015年5月28日,福特宣称将有偿公开其至少650项电动汽车领域的专利,成为继特斯拉、丰田之后,第三个公开电动车专利的行业巨头。在新能源汽车概念与技术竞争的热潮汹涌来袭之际,三大车企公开专利的行为引起了广泛的市场关注和各方解读。一、公开专利:“先舍后得”的专利运营高端“玩法”从公开专利的特征方面来看,三大车企的专利布局各有侧重:特斯拉集中于充放电技术,丰田集中于燃料电池技术和燃油系统软件技术;福特目前的技术专利公开细节尽管尚不为外界所知,但从其以往的专利技术侧重方面,电池技术、混合动力控制系统方面较为集

  • 【历史】计算机可专利性问题的由来与进程

    20世纪60年代,随着计算机软件的发展,在美国国内开始讨论究竟给计算机软件以什么法律保护的问题。由科学家、学者、计算机产业界代表以及专利商标局局长组成的专家特别委员会提出的报告《计算机程序的专利性质》指出:计算机软件不应得到专利保护,理由是计算机程序包含有数学算法,而算法近似于自然法则,因而软件不属于专利法规定的法定客体,从而将其纳入版权法的保护之下。于是,在美国的影响下,其他国家都采纳了版权法保护计算机软件的做法。但是,在美国的司法界内部,对软件的专利保护却始终存在争议。1969-1970年两年中美国关税与专利上诉

  • 【好文重读】美国软件可专利化争论继续

    计算机软件是否可以申请美国专利?这是一个争议了近半个世纪的问题。业界一度期望,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对Alice公司与CLS银行的专利诉讼案的裁定过程中能够回答这一问题。然而,今年(2014年)6月19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再次让业界失望,虽然法官们对案件作出了令人信服的裁决,但是未能回答人们心中长达半个世纪的疑问,美国软件可专利化的争论仍将继续。Alice公司与CLS银行的这场专利诉讼,与其说是一场诉讼,不如说是一场戏剧——围绕几个二十多年前申请的专利的有效性,司法界和IT界的“大腕”纷纷登场,组成了堪称豪华的“演出阵容”。

  • 日韩企业美国专利储备全球领先 中国企业任重道远

    近日,西雅图一家专门为媒体提供统计服务的公司Sqoop发布了一组关于美国专利(注:本文所指美国专利为发明专利)的数据。2015年前五个月获得美国授权专利以及递交美国专利申请的排名中,IBM和三星都以绝对优势领先。IBM和三星分别以3059及3052件美国授权专利稳居前两名,远远超出位于第三名佳能的1782件。前十名如下图所示,可以发现,前十名日韩公司占据了六家,而一直与谷歌三星处于激烈对抗的苹果公司甚至未能排进前十。而如果从美国专利申请的角度来分析,三星则以2487件美国专利申请独占鳌头,比第二名的IBM多出700多件。在美国专利申

  • 2015年美国专利诉讼回暖 专利之争日趋火热

    美国权威专利诉讼数据统计公司Lex Machina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美国地方法院专利诉讼的案件呈上升趋势,一改2014年较为萧条的态势。上个月普华永道发布的关于专利诉讼的报告显示,2014年发起的专利诉讼将近5700件,较前一年相比大约有13%剧烈的下降,这也是2009年以来的第一次下降。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2014年6月份最高法院对Alice案的判例,明显削弱了软件专利的可专利化程度,导致了相应原告无法利用之前可行的方式提起诉讼。此外,美国发明法案(AIA)中双方复审程序(IPR)的推行也使得非执业实体(NPE)尤其是专利流氓无法

  • 专利授权公司WiLAN购买英飞凌专利随即与三星达成专利许可协议

    6月2日,加拿大一家专门从事专利授权以及知识产权资本化的公司WiLAN以大约33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英飞凌超过7000份专利及专利申请,其中将近5000份美国专利及专利申请。同一天,WiLAN与三星签署了上述专利的许可协议,具体细节未对外披露。这对于WiLAN从去年针对苹果关于LTE领域的专利诉讼的失利中恢复元气有极大的帮助。其针对苹果发起的专利诉讼被苹果成功地无效掉了涉案专利,对于WiLAN来说则是遭受了不小的损失。今年WiLAN又卷土重来,这次则首先选择了丰富自己的专利储备,并且选择了向苹果的竞争对手“贩卖军火”。WiLAN成立于1992年

  • VirnetX寻求专利运营团队抗衡微软苹果:“专利武器”还需专业“战士”操作

    近日,从事网络安全的VirnetX公司宣布将由致力于专利运营的IPVALUE公司提供针对其知识产权进行管理和资本化运作的服务。这意味着,曾经让微软、苹果、西门子等大公司掏过数亿美元许可费的VirnetX公司再次加强了自身“专利武库”的储备,以应对日趋白热化的“专利战争”。目前,VirnetX公司在全球仅仅有107篇专利以及100项正在进行中的专利申请,虽然在绝对数量上远不及微软苹果等大公司,但是具有相当深厚的高强度专利的积累。VirnetX的专利已经与3G和4G等通信领域的行业标准相对应,并多达19处之多。这就意味着,但凡有公司使用了行业标准

  • 围绕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发明展开的专利之争

    最近,围绕CRISPR(一种对生物的DNA序列进行修剪、切断、替换或添加的基因组编辑技术)激烈展开的专利之争正在火热地进行中,这个被誉为迄今为止本世纪生物领域最重大突破的技术的专利归属至关重要,因为具有数十亿美元的潜在商业价值需要相应的专利作为一种保障。2012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生物学家Jennifer Doudna和Emmanuelle Charpentier在《科学》杂志上首次公开发表了CRISPR编辑技术。并因此于今年1月份获得了300万美元的生命科学突破奖,而且入选美国《时代周刊》发布的2015年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名单。以上足以说明其在学术做出

  • 打赢美国专利对抗战

    记者:吕斌 来源:《法人》“没有专利保护就进入美国市场如同裸奔,中国企业真正了解专利影响力的时候往往是在收到起诉书之后。”七星天(北京)咨询有限公司总裁龙翔说。龙翔创办的七星天,重点既不是专利代理,也不是帮客户打官司,而是从头介入帮客户做高水平的专利运营。在龙翔看来,中国企业之所以屡次成为337调查的主角,正是源于中国企业对美国专利市场缺乏了解。从专利申请书的撰写、专利的申请到权利维护,美国早已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并成为全球最为成熟也最为成功的专利市场,而很多中国企业对此的理解,还停留在极为落

  • 值得玩味的专利估值

    作者:龙翔 七星天总裁 发表于:《中国知识产权报》专利运营概念越来越热,而我也越来越频繁地被人问起有关专利估值的问题。毫无疑问,专利估值或者说专利定价是专利运营(尤其是专利交易)中最关键的问题。如果专利能像期权一样,有一个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为其精确定价,那专利就完全可能像期权一样,从一种仅在场外零散进行的金融交易,迅速演变为一种在交易所内被广泛交易的标准化金融衍生产品。专利估值的难题吸引了全世界无数聪明的财务专家,他们试图找出一种精确、合理的专利估值模型以激活这个巨大的存量资产宝库。据我所知,

共有3页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